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
林晚秋的下半場:
三十五歲這年,林晚秋在離婚協(xié)議上簽了字。走出民政局時,秋風(fēng)卷著落葉撲在臉上,她裹緊了風(fēng)衣,卻沒回頭看一眼站在臺階上的前夫。
十年婚姻像一場漫長的雨,終于停了。剛結(jié)婚時,她是小有名氣的插畫師,為了丈夫那句“我養(yǎng)你”,把畫具收進了儲物間,成了圍著灶臺轉(zhuǎn)的家庭主婦。后來丈夫的生意越做越大,回家的次數(shù)越來越少,直到那個帶著香水味的短信出現(xiàn)在他手機上,林晚秋才驚覺,自己早已在日復(fù)一日的瑣碎里,弄丟了自己。
搬回娘家老房子的那天,母親紅著眼圈給她收拾房間:“要不……再想想?”林晚秋摸著墻上自己年輕時畫的向日葵,笑了笑:“媽,我不是認輸,是想重新開始?!?/p>
她翻出落滿灰塵的畫具,在陽臺支起畫架。起初畫筆像生了銹,線條抖得厲害,她就從臨摹開始,一畫就是一整天。樓下開雜貨鋪的張嬸見她總不出門,端來一碗熱湯:“晚秋,日子是過以后,不是過以前。”
轉(zhuǎn)折點是在一個雨夜。她看著窗外被雨水打濕的梧桐葉,突然有了靈感,畫了一幅《重生》:灰暗的底色里,一株新芽從裂縫中鉆出,頂著水珠向陽而生。她把畫發(fā)到社交平臺,沒想到第二天收到了一家出版社的私信,問她愿不愿意合作繪本。
為了趕稿,林晚秋常常忙到深夜。有次畫到凌晨,肚子餓得咕咕叫,她披衣下樓,發(fā)現(xiàn)張嬸的雜貨鋪還亮著燈。張嬸塞給她一個剛熱好的肉包:“我家姑娘也像你這么拼,她說女人就得有自己的事兒干?!?/p>
繪本出版后意外成了暢銷書,林晚秋的名字重新出現(xiàn)在公眾視野。有讀者在評論區(qū)留言:“你的畫里有光,好像能讓人重新愛上生活?!彼粗菞l評論,突然想起自己當年畫向日葵時的心情,原來那份對生活的熱忱,只是被暫時藏了起來。
一次簽售會上,有個年輕女孩怯生生地問她:“我也想離婚,但怕別人說閑話……”林晚秋放下筆,認真地看著她:“別人的眼光是別人的,你的感受才最重要。婚姻不是人生的全部,你自己才是?!?/p>
如今的林晚秋,有了自己的工作室,收了兩個同樣熱愛插畫的學(xué)生。閑暇時,她會帶著畫具去公園寫生,畫曬太陽的老人,追蝴蝶的孩子,或者只是一片隨風(fēng)搖曳的蘆葦。母親有時會嘮叨她該再找個伴,她總是笑著說:“媽,我現(xiàn)在挺好的,能掌控自己的生活,這就夠了。”
深秋的午后,林晚秋坐在工作室的落地窗前,給一幅畫上色。畫里是個牽著狗散步的女人,背影灑脫,陽光在她身上鍍了層金邊。她想起離婚那天的秋風(fēng),忽然明白,有些告別不是結(jié)束,而是讓你有機會,把人生的畫筆重新握在自己手里。
生活從不會因為一場婚姻的落幕就失去色彩,就像林晚秋畫里的那株新芽,只要肯扎根,總有向陽而生的一天。